EDI全称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,中文名称是电子数据交换,也称为“无纸化贸易”。EDI遵从国际标准,使得业务数据按照结构化或是标准的报文格式,通过网络,从一个业务系统到另一个业务系统进行电子数据传输,让计算机与计算机自动传输标准格式的电子形式的订单、发票、库存报告等业务单据。
EDI,就是电子数据交换,指的是通过Internet网络,将业务数据比如订单、发货通知单等传输给交易伙伴的系统。建立EDI系统,不仅可以降低纸张的浪费,也减少了很多重复性的劳动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EDI应用于各行各业,包含汽车行业、物流行业、零售行业等。
企业通过搭建EDI系统(电子数据交换系统)完成与合作伙伴的业务数据传输越来越普遍,但是国内还是有很多企业不了解EDI,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EDI,本篇文章将告诉您企业为什么需要EDI。
其作用有:加密传输数据,规范企业间业务数据字段,实时将企业A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同步到企业B业务系统。

这样听起来还蛮专业的?但是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有什么好处呢?
举个例子,国外企业A如何向向中国企业B下订单呢?
如果没有EDI系统,需要如下准备:
- 一个英语过专八的妹子/汉子plus 可无障碍使用外语与老外客户沟通plus 会使用邮件系统plus
- 了解国际贸易术语,看得懂英文单据如PO(订单)
- 每天 15:00- 24:00 守在电话/邮箱前等待订单通知
- 能顺利进入客户外文系统,录入订单确认与发货通知
- 录错发货数据后能否及时止损
- 能及时快速的将客户订单录入业务系统生成销售单以供生产排程
那么,整个下单过程中企业B还是会面临如下问题:
- 客户下了单,邮件没有收到?
- 语言理解导致各种问题?
- 无法及时发货确认导致交货延期?
- 数据录入ERP错误导致生产事故?
- 长期加夜班,业务人员离职率爆表?
- 时差问题导致客户结款缓慢?
如果有了EDI系统,那么企业B将:
- EDI系统将单据转换为中文,轻易看懂数据
- 实时得到客户订单,避免时差导致的加班
- 降低业务离职率客户订单直接录入企业ERP
- 避免人工录入误差及时安排生产与发货
- 避免生产事故与库存堆积电子发票协助及时结款
- 即时生成发货贴纸(支持各种国际条码格式如GS1)
- 系统回执明确接收结果,避免扯皮与纠纷。
综上所述,EDI系统可实现企业间的业务单据自动安全交换,无需人工参与,降低误差,实现高速安全的供应链数据交换,增加贸易双方的工作效率,建立贸易信任
EDI系统由通信模块、格式转换模式、联系模块、消息生成和处理模块等4个基本功能模块组成。
主要优点:
- 降低了纸张文件的消费。
- 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- 使得贸易双方能够以更迅速、有效的方式进行贸易,大大简化了订货过程或存货过程,使双方能及时地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资源。
- 可以改善贸易双方的关系,厂商可以准确地估计日后商品的需求量,货运代理商可以简化大量的出口文书工作,商业用户可以提高存货的效率,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