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载:Spring的启动流程,90%的Java程序员都说不出来!
这篇文章,我们来聊聊 Spring框架的启动过程,本文会逐步拆解 Spring的启动流程,分析其背后的原理,并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。最后,还会进行一个小结,帮助大家梳理关键点。
1. Spring启动的整体流程
对于 Spring应用程序的启动过程,我们可以总结成以下 6个主要步骤:
- 引导阶段:启动器(如Spring Boot的
SpringApplication
)被调用,初始化应用上下文。 - 环境准备:加载配置文件,设置环境属性。
- 创建应用上下文:根据配置创建适当的
ApplicationContext
(如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
)。 - 注册Bean定义:扫描包路径,找到并注册所有的Bean定义。
- 刷新上下文:执行Bean实例化、依赖注入、初始化等步骤。
- 启动完成:应用程序正式启动,可以接受请求或执行任务。
接下来,我们将逐步深入每一个阶段。
2. 关键步骤详解
1. 引导阶段
在Spring Boot项目中,启动通常从一个主类的main
方法开始,例如:
@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DemoApplication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SpringApplication.run(DemoApplication.class, args); } }
这里,SpringApplication.run()
方法负责引导整个 Spring应用的启动过程。它的主要作用是创建一个合适的ApplicationContext
,准备环境,并刷新上下文以完成初始化。
2. 环境准备
Spring应用启动时,需要加载各种配置,例如application.properties
或application.yml
文件。这些配置决定了应用的行为和各种参数。
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= new SpringApplicationBuilder(DemoApplication.class) .properties("spring.config.name=application") .run(args);
在这个阶段,Spring会根据环境(如开发、测试、生产)加载相应的配置,并设置系统属性和环境变量。
3. 创建应用上下文
ApplicationContext
是Spring的核心容器,负责管理Bean的生命周期和依赖关系。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,Spring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上下文,如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
用于基于注解的配置。
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= new 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(); context.register(DemoApplication.class);
4. 注册Bean定义
这一步骤涉及到扫描指定的包路径,查找标注了@Component
、@Service
、@Repository
等注解的类,并将它们注册为Bean。
例如:
@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Service { // ... }
Spring通过ClassPathBeanDefinitionScanner
来扫描这些类,并将它们的定义保存到BeanFactory
中,以备后续实例化。
5. 刷新上下文
刷新上下文是整个启动过程的关键,涉及到Bean的实例化、依赖注入、初始化等操作。
主要步骤包括:
- 实例化Bean:根据Bean定义创建Bean实例。
- 依赖注入:将需要的依赖自动注入到Bean中。
- 初始化Bean:执行Bean的初始化方法,如实现
InitializingBean
接口的afterPropertiesSet()
方法,或通过@PostConstruct
注解的方法。 - 处理Bean后置处理器:执行
BeanPostProcessor
接口的相关方法,允许开发者自定义Bean的处理逻辑。
context.refresh();
6. 启动完成
一旦应用上下文刷新完成,所有的Bean都已经初始化好了,Spring应用就正式启动完成。此时,可以开始接收HTTP请求、执行定时任务等操作。
3.示例演示
下面,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实际看看 Spring是如何启动和管理 Bean的。
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服务类和控制器:
@Component publicclass GreetingService { public String greet() { return"Hello, Spring!"; } } @RestController publicclass GreetingController { privatefinal GreetingService greetingService; @Autowired public GreetingController(GreetingService greetingService) { this.greetingService = greetingService; } @GetMapping("/greet") public String greet() { return greetingService.greet(); } }
在这个例子中:
GreetingService
被标注为@Component
,会被Spring扫描并注册为一个Bean。GreetingController
通过构造器注入了GreetingService
,这就是依赖注入的体现。
当Spring启动时,它会:
- 扫描到
GreetingService
并创建其实例。 - 创建
GreetingController
,并将GreetingService
的实例注入到控制器中。 - 完成所有初始化步骤后,应用就可以通过
/greet
端点返回问候语。
4. 总结
本文,我们分析了 Spring启动的流程,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示例,我们可以看到Spring的启动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但高度自动化的过程。其主要步骤包括引导阶段、环境准备、创建应用上下文、注册 Bean定义、刷新上下文以及最终的启动完成。每一个步骤都涉及到大量的底层机制,例如 Bean的实例化、依赖注入、后置处理器等,这些都是 Spring能够高效管理应用的关键。